十五运跨境马拉松 15 日深圳鸣枪 深港 “一桥连双城” 创历史
11 月 15 日清晨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(马拉松)比赛将在深圳湾体育中心旁海德三道鸣枪开跑。这场全运会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,将以深圳湾大桥为纽带串联深港两地,73 名来自 22 个省(市)23 支队伍的顶尖选手,将在 42.195 公里的赛道上实现 “一桥连双城” 的奔跑壮举,书写粤港澳联合办赛的体育新篇章。
彩神,彩神vl,彩神vll购彩,彩神vl目前赛事筹备已进入冲刺阶段,各项保障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。10 月 27 日,记者在深圳湾体育中心田径(马拉松)竞赛委员会看到,工作人员正对秩序册和竞赛技术手册等核心物料进行最后审定,计划本周内完成下单印刷。而在此前的 10 月 19 日晚至 20 日清晨,一场历时近 14 小时的 “暗夜精量作业” 已顺利完成 —— 由世界田联国际 A 级丈量员闫俊涛与香港国际 A 级丈量员冯宏德带队,严格遵循世界田联标准对赛道进行重新丈量,通过安装 “琼斯计数器” 的自行车沿最短路线骑行,精确标注每公里点位,为计时与补给设置提供 “零误差” 依据。据闫俊涛介绍,新赛道经多轮研判优化,不仅避开深南大道等交通主轴,更将折返点从 3 处减至 2 处,平交路口压缩至 37 个,沙河西路穿越平南铁路桥段平整度提升超 60%,全面升级竞技体验。
这条 “竞赛级” 赛道藏着独特的城市密码。从深圳湾体育中心出发,选手将先途经深圳湾公园的滨海风光与大沙河生态长廊的绿意盎然,随后经深圳湾口岸进入香港赛段,在深圳湾大桥上饱览深港双城景致,香港段则串联起元朗区的自然生态与港深西部公路的都市脉络。全程中,深圳赛段约 20.345 公里,香港赛段约 21.85 公里,形成 “一湾五区” 的路跑场景,既展现深圳国家高新区、前海自贸区的科技活力,也彰显香港自然生态区的独特魅力。这种 “生态 + 科技” 的赛道布局,让运动员在奔跑中感受大湾区的融合之美。

“口岸就是赛道” 的创新设计,成为赛事最大亮点。依托北斗卫星技术打造的 “无感通关” 系统,通过 “人脸识别 + 手环定位 + 计时计分” 三重核验机制,让选手在深圳湾大桥上无需停留刷证,即可一口气跑通深港两地,实现 “零延时、零接触、零等待” 的通关体验。为保障这一创新落地,深圳湾边检站专门优化通关流线,设立全运会专用通道,并强化应急保障,与口岸各单位建立联动机制。在 2 月举行的测试赛中,男子组冠军赵朝传就对这一系统赞不绝口:“赛前录入人脸信息,全程无接触通关,速度非常快,就像在一座城市里奔跑。”
深港两地的协同保障,为赛事注入坚实底气。自 2024 年下半年起,深圳赛区执委会与香港全运会统筹办建立多层级沟通机制,形成竞赛、安保、医疗等全领域联络协调体系,创新实行 “两地裁判员分段负责”“安保医疗接续保障” 的跨区域模式。目前,终点区域临建设施已进入规划实施阶段,11 月 14 日将开展转播专项演练,确保赛事呈现万无一失。作为赛事物资出入境指定口岸,深圳湾口岸已完成通关闭环管理准备,从人员核验到物资通关的全链条保障方案均已就位。
这场跨越双城的奔跑,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,更是 “一国两制” 下深港融合的生动注脚。当发令枪在深圳湾畔响起,选手们的每一步跨越,都是对体育精神的诠释,更是对大湾区活力的见证。11 月 15 日,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 “一桥连双城” 的体育盛会,见证全运会历史新时刻。

发表评论